兴澄特钢风电偏航变桨轴承用连铸圆坯42CrMo
2024-03-04一、产品信息
生产企业: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认定产品名称:风电偏航变桨轴承用连铸圆坯
认定产品牌号:42CrMo
认定产品规格:特板炼钢分厂Ф390~Ф600(mm);
二炼钢分厂:Ф700~Ф1000(mm)
产品执行标准:Q/320281PA87—2022
认定生产线:特板炼钢分厂、二炼钢分厂
二、产品概况
江阴兴澄特钢生产的优质风电偏航变桨轴承用连铸圆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风电项目,设计寿命20年以上,质量要求特别严格。兴澄特钢潜心研发,产品管控质量优先,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高,经过用户多年的使用验证,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充分认可。主要供货规格有:φ390mm、φ500mm、φ600mm、φ700mm、φ800mm、φ900mm、φ1000mm,牌号主要有:42CrMo、42CrMo4、42CrMoLT、42CrMoFY、42CrMo4V、42CrMo4LB等。
江阴兴澄特钢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特殊钢生产线,产品经KR铁水预处理,BOF转炉冶炼,LF炉外精炼,RH真空循环脱气,经弧形连铸生产出连铸圆坯。兴澄特钢从全流程对产品进行质量把控,生产原料采用优质铁矿石,优质铁水,选用高档次、高品位合金,采用耐侵蚀品牌耐材和高档次专用保护渣,以减少钢水夹杂物,保证钢水纯净度。工艺技术和设备方面,引进了德国西马克全新连铸机,配置中间流电磁搅拌,铸流加热、轻压下装置等,提高铸坯的内部质量,改善材料致密性。采用三段式电磁搅拌技术,改善铸坯成分偏析。通过试验摸索,对工艺参数进行持续改进,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近两年该产品的偏析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兴澄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另外,兴澄公司拥有特钢研究院,研发能力雄厚。配备国内先进的扫描电镜、ASPEX面扫描等设备,为纯净钢冶炼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分析支持。
由于风机大多数都安装在沙尘、盐雾、潮湿、严寒等恶劣环境下,风速多变,无人值守,安装、维护极为不便,变速箱一旦出现故障,综合修复成本很高,这就对该产品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兴澄公司生产的大规格风电偏航变桨轴承用连铸圆坯主要有以下特点:1)化学成分控制范围较窄,主要元素过程能力指数CPK均能控制在1.33以上;2)有害残余元素含量低,氧含量能稳定控制在13ppm以下;3)纯净度高;4)内部组织致密,锻件合格率高,且质量稳定等特点。产品质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风电偏航变浆轴承用钢占市场主力、高端用户的比例超50%,产品已批量供给国内外知名企业,如:美国通用GE、德国SIEMENS、德国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明阳智能、远景能源、金风科技、中国海装、华能集团、中车风电等。
兴澄特钢始终坚持用户的需要就是公司的控制目标,并自始至终贯彻从原料→成品出厂→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控制,现有特钢研究院、区域销售团队以及国外不同地区营销服务机构,广泛进行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动态。通过了解终端用户的需求,内部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不论从产品质量、市场影响力等方面,与用户高度融合,互惠互利,形成产业链品牌效应。
三、获冠名企业情况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隶属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信集团下属的高度专业化的特钢生产企业。自1993年合资以来,公司以“创建全球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集团”为愿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特钢行业龙头企业,被国家《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列为四大特钢产业基地之一和中国特钢技术引领企业,先后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等。
兴澄特钢具备年产690万吨特殊钢的能力,拥有世界领先的棒材、线材、板卷材生产线7条,生产及检测等主要装备均从国外引进,生产过程均采用国际先进工艺。为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多规格、多品种、高品质的特殊钢产品及整体服务方案。兴澄特钢主要产品有高档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易切削非调质钢、系泊链钢、连铸合金大圆坯、帘线钢、特厚钢板、管线钢、耐磨钢、高强钢、压力容器钢、船舶及海洋工程钢、模具钢等,广泛应用于交通、石化、机械、海工、风电、桥梁等行业。高端轴承市场占比86%,连续20年全国第一,12年世界第一;高档汽车用钢市场占有率75%,连续14年全国销量第一;风电用钢、系泊链用钢市场占比分别达到87%和93%。
兴澄特钢致力于完善特殊钢科研基地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双碳”目标,紧密围绕重大装备、轨道交通、工业母机、清洁能源和深空深海等领域迫切需要,成功开发多个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实现重点工程核心部件国产化应用的特钢新材料和国际前沿高端特钢产品,攻克多项“卡脖子”产品,布局原创关键核心冶金技术研究,提供稳定的特钢精品和精准沉浸式技术服务,积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人才与团队,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转化及产业化,以创新推动实现“特钢强国梦”。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