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力破解中小企业技改难 新昌轴承企业“轻松”智能化
2018-06-22
大型企业唱戏,中小企业围观。这是浙江不少地方企业智能化进程中的尴尬局面。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普遍面临一个共性的难题:中小企业对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也有着迫切需求,但面临更大的试错成本和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到“转型就死”的境地。
这个难题怎么破?不久前,新昌举行了一场轴承行业成批推广智能制造的论证会,来自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及浙江省智能制造委员会的数十名专家,为新昌破解中小企业大面积推广智造制造的难题感到振奋。
没能力技改?
工程承包制破解
走进新昌普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你立马会被机器上方的“本机床已实现云端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的标语所吸引。原来,这些机器都装上了一个白色的小盒子,通过这个小盒子进行数据采集之后,设备运转状况就会在一旁的LED显示屏上一目了然。
一年前,这些机器可没有这么聪明。普佑机电董事长黄永龙说,企业早年都是用小台车车削轴承套圈,全靠人工操作生产,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和工艺要求的提升,企业产值虽然不错但效益不佳。
“当时并不是没有想过智能化技改,但中小企业什么都缺,不懂信息化、没有专业人才、缺乏技改资金,我自己对技改没啥信心。”黄永龙说。
正当黄永龙一筹莫展的时候,他遇到了浙江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朝杰。“我们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由制造企业信息工程承包实施智能化技改。”俞朝杰介绍说。
于是,两家企业一拍即合,陀曼智造为普佑机电定制开发了一套“陀曼e微智造系统”,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改造前,普佑机电设备平均综合利用率只有58.7%,而如今上升到了70%左右。效益数据为证,公司员工从350人减少到110人,单位用工成本下降82%,单位耗材成本下降32%,但产量却提升了47.5%。
技改没信心?
小批量免费体验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普佑机电在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上的探索,是否可以复制到整个行业呢?
在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试点县”的背景下,2017年下半年,新昌县以轴承行业为切入口,集中开展智能制造“百企提升行动”。在前期摸排中发现,作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传统产业,新昌轴承行业普遍存在利润薄、资金积累少、技改投资能力有限等问题,企业家在“拍板”智能技改时有着诸多担心。
如何让这些企业家放下顾虑?新昌在批量推广中小企业智能化过程中,把目标锁定在性价比Z高的“数字化制造”上,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安装“e微智造系统”。
光这样还不够,俞朝杰想到了互联网思维中常提到的“免费”两字。今年,新昌县和陀曼智造各出500万元,建立了一个“小批量免费体验基金”,让当地中小企业免费体验智能化技改的效果。
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尝鲜者”之一。此前尝试转型升级,但心里没底、顾虑不少。在装上“e微智造系统”后,设备利用率从不足50%提高到平均75%,平均生产周期从原来的45小时压缩到36小时。
目前,已有65家轴承企业安装上了“e微智造系统”,平均每家企业只花了23万元技改投入,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成本与能耗等都有了明显改善,许多企业主动掏钱要求加大改造。
技改无保障?
多方合奏转型曲
智能制造是一项涉及供给、智力、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光靠几家企业、信息工程公司“单干”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智库、金融等多方助力,让中小企业滋润到更多阳光和雨露。
为了打消中小企业对于“智能智造有没有用”的疑虑,新昌县专门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在免费使用基础上,继续推出配套政策,重点奖励标杆典型,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对县智能智造示范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或补助。
此外,针对中小企业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投入资金压力大等现象,还提供了智能制造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浙商银行负责信用调查,并为交易双方履约提供见证,一旦出现违约,银行先行垫付违约金向对方偿付,再向违约方追偿,这样既保障了双方的利益,又让中小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更加安心。
更令这些企业感到兴奋的是,一朵“轴承云”正向他们“飘来”。由“陀曼智造”牵头创建的行业云平台——“轴承云”正在不断优化中,将系统解决轴承企业智能生产线的设备检测难、故障预防难等单一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已经有5250台设备全部接入“轴承云”平台。
新昌在轴承行业进行智能化改造,赢得了轴承生产巨头的认可。今年2月,全球Z大的轴承制造商SKF集团与新昌县签约,将在新昌投资超1亿美元建设占地200亩的球轴承生产基地,并将球轴承全球研发中心搬至新昌。